[手術中家屬被叫去看標本]手術切下的標本應該拿給家屬看嗎?
前幾天吃飯的時候,聽到一個在馬來西亞工作的醫生提到“因為宗教原因,有些醫生會把從手術室切下來的標本留給家人處理”。標本的所有權歸還給患者后,他們可以選擇埋葬獻祭或制作食物。
「此外,大部分手術樣本會被拍照及存檔,并在有需要時展示給病人家屬?!?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醫生都認同這種行為。湖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彭認為,術前充分溝通遠比術后展示標本有效?!耙婚_始,我還會把標本給家人看。后來發現家屬不是專業醫護人員??赐暄粗械臉吮?,他們無法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有時候,他們會有更多的疑問,甚至有些家屬看到標本后會情緒失控?!?
彭醫生認為,醫患之間在平時的溝通中建立互信,遠比通過看手術標本來獲得信任更有效更重要。
結果發現,與未選擇的女性患者相比,看過手術照片的女性患者滿意度更高。這種臨床滿意度的差異在那些遇到術中或術后并發癥的患者中更為明顯。
但是這份文件主要研究的是婦科手術領域,和其他科室的手術不能橫向比較。同時,這份文件只適用于患者本人,不適用于患者家屬。
魯迅老師說,世界上本來沒有路,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一些醫生認為展示標本是改善醫患關系的獨特途徑,但其他人對此持謹慎態度。
在討論送標本行為是否處于一個完善的門檻和規范的框架中之前,我們需要明確送手術標本是否真的有利于臨床實際情況。如果標本陳列的收益真的大于風險,那就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正確合理地陳列標本上。
李恒元醫生還建議:當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確實需要向患者家屬展示術后標本時,要明確我們的目的不是“告訴你我是對的”,而是“減少溝通成本,增加信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
在同時考慮收益和風險時,要明確討論是“是還是不是”還是“怎么做”。
作為醫生,你會選擇把標本給病人看嗎?
發表評論